close

背景說明:

自己算是相當晚才決定考試,大約是八月底、九月初才開始準備。其實當

初決定轉組進入管理學院經歷相當長的時間、思考與找業界中的長輩對談。由

於大學念的是工學院,大四也經歷推甄與考試進入中央通訊所,提早進入實驗

室寫程式,發覺這些真的不是自己想要的。既然開始準備的時間幾近開學,經

過評估之後決定選擇成功率最高的統微組,畢竟微積分過去學過,而統計學雖

沒學過卻屬於數學,算是自己的喜好。至於不選擇經濟學則是因為一來我完全

沒有接觸過,二來則是經濟學需要大量討論、解釋以及背誦,這種選擇將使我

失去考試優勢,因此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考組合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。

 

基礎功

關於統計學,雖然它屬於一門應用科學,但仍然屬於數學的範疇。學數學

最重要的就是要搞懂整個來龍去脈、前因後果,而答題的迅速來自於徹底理

解,理解之後的熟練,熟練到好像把結果背起來一樣。因此以一般的統計學來

說,前面的機率分配─離散型分配〈二項、超幾何、幾何、負二項、卜瓦松〉以

及連續型分配〈均勻、指數、卡方、常態〉最重要的就是一個一個自己證明

過,必須透過證明花時間理解每一個分配的意義與應用題的使用方式。

 

熟練度

估計部分算是比較容易理解的章節,最重要的也是搞懂估計區間的選擇、

方向以及值,之後就是不斷訓練自己的計算速度,因為題目的困難點都是在如

何讀懂題目以及題目要估計的目標。其中比較需要花時間搞懂的是p-value,包

括他的定義、解釋與表示方法。還有一點是不需要覺得考試時間很少,念的時

候就是紮紮實實慢慢地念,懂了之後答題方面的辨別會變得很直覺,這也是一

種指數成長,效果在最後會非常顯著,因為重點是一次看懂,一次答對。

 

筆記

學統計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,上課時盡可能聽懂,而且最好能在課堂上聽

懂的同時自己推導,不要邊看邊抄,也不用太在意筆記的美醜。這時候上完課

基本上就念過一輪、證明過一遍,回去再好好想過一次,利用講義題目把遺漏

的地方全部補齊。開始念第二輪之後,一邊在腦海中思考,一邊把各個章節做

出屬於自己的筆記,把每個類似的估計方法或分配做比較,這份筆記將是考前

最後複習時的依據。

 

針對統微組

選考統微組的應該都知道,這種組合能報的所大概就四、五間,而且有一

半的研究所都是考數理統計。我大約一月左右才開始補數理統計的課,重點是

耐住心完全靠自己把每題都證明出來。由於數理統計的題目都很死,所以像是

其中一所台北的學校,能夠找到過去的考古題將有非常非常大的幫助。至於交

大的統計題目大約分成三種考卷─名詞解釋、選擇與計算,基本上每年是隨機的

形式,像103年的考卷就是選擇題,而且也包含一些些數理統計。

考試最重要的就是知道自己的目標在哪裡,念累了就回頭想想當初決定去

的定方在哪裡,重新給自己動力,然後繼續埋頭苦幹、拉近現實與目標的距離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NCTUIBM GO 的頭像
    NCTUIBM GO

    交大經管招說會Blog

    NCTUIBM G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